生活在竞争的世界,父母透过教育希望能培育完美的孩子。现代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,而且也将孩子在更早的年龄学习各不同的技巧,钢琴、舞蹈、画画班或语言班。。。非得要让孩子‘文武’集一身不可。
许多持着这样想法的父母不但剥削了孩子的自由,也牺牲了孩子珍贵的童年。父母的自私和一味的坚持,不但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和心理,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。
让孩子自然成长
拥有逾20年儿童学前教育研发经验的施仁政老师认为,父母应放心让孩子自然成长,而不是一味的催熟孩子,别让孩子在童年时期就已透不过气来。
施仁政老师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机械工程师,曾在台湾担任寿壳制造厂厂长,也曾在美国一间精密工业厂担任工业工程师。施老师的《施氏教学法》是在当年为女儿而研发,也因着马来西亚不健全的教育制度,获得大学同学的鼓励后,决心转行从事幼儿教育工作。20多年以来他对幼儿教育保持着一股从未熄灭过的热忱,他也成功获得了3个专利。虽然目前已有67岁,施老师依然还在研究当中。
选择适当学习环境
要让孩子掌握更加的学习,施仁政老师建议采用更自然、开心的学习方式来的更加健康,对孩子更好。“因此,为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成长过程中,应该是一个温馨、无压力和开心的学习环境。施老师视启蒙教育为孩子成长重要的一环,因此他反对父母以不正确的教学方式逼着孩子‘成长’。他认为若要让幼童有更好的学习过程,应该让他们透过有趣的学习和游戏来达到目的。他说,也许父母认为孩子的‘玩’对他们很无益,只需浪费时间和耽误学习。殊不知,孩子在游戏和玩耍期间,才能激发他们的脑部和学习。
顾及孩子的感受
“每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,都有自然遗忘的现象。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接触会忘掉33.3%。即时今天读过100次,明天也未必会完全记得所学过的字。” 施老师是在女儿5岁时,研究和观察她的的学习和成长过程。 他认为规律性的重复可帮助达到更好的学习目标。“孩子可以在不会感觉到恐惧的情况下重复学习,孩子学不会,也不必去打骂他为什么学不会。” 每个孩子的知识吸收力都不一样,学不会也并非是他故意的,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也会感觉很难过,父母何必在伤口上撒盐呢?
孩子是脆弱的,父母往往以便打和骂来让孩子,不仅会造成肉皮上的痛楚,也会在她/他的小小心灵上造成永久性的伤害。“现代父母的想法是,‘孩子不开心,父母才放心’?这些都父母认为,孩子学习应该是规规矩矩的,应该坐着静静的读书写字,不应该到处跑、不专心。他们在做功课时哭哭啼啼,被打个半死,孩子才能苦学而成才。”
“还有,父母和老师都认为,让孩子透过练习写字来让孩子记得他们所读过和写过的字。不足6岁的孩子操笔过多只会摧残他们还未健全的手骨骼,而孩子也未必会记得所学过的词和字。”
“妈妈,你是我最好的老师!”
到底父母要如何选择对的启蒙教育?送孩子到最好的学前学校?答案就在眼前- 母亲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。父母也许认,为能为孩子请最好的老师来替代他们的教育责任就是最好的。
“其实妈妈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这个观念是很重要的,若这个观念不能突破,那么整个教学概念就已被破坏了。施老师指出,现代的父母都有这种错误的观念。无可否认,双薪家庭的孩子所接触的人物不是女佣就是保姆,可见他们与妈妈的相处时间已减少大半。
现代的双薪父母都选择让其他人来代劳教育自己的孩子,如请女佣来照顾孩子、将孩子送到安亲班, 不能为他们灌输巩固的价值观系统。
“孩子的教育是不能以金钱来代替。别以为代劳的教育可以让孩子学习到更多。”施老师的学员余淑婉表示,由于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很短,反而会迁就、更加宠孩子。因此相比全职妈妈所能给予的教育,是十分有限的。
“全职妈妈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长,即使孩子在生活中有错误的行为能及时纠正。父母也不必心急于孩子的学习进度,要求孩子学的快或慢。”“在孩子应该玩耍的时期要让孩子学习那么多的东西,不是让孩子活在痛苦中吗?”
自然的学习方法,会对孩子的生理和心里的成长更健康。所谓的自然学习,就是不让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就送到幼儿园、背这个、写那个,而是让孩子做他/ 她喜欢的事情。
施老师强调,妈妈就是孩子最佳的学习对象,幼童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和妈妈在一起,因此他们会模仿大人所作的一切,因此妈妈的角色变得十分重要。“妈妈与孩子独处的时间占生活大部分,透过身教来教育孩子可说是最好的。那么就是说,妈妈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。”
“我不要压力的长大!”
很多时候,父母已为孩子决定了一切,生活的规律、应该做的、应该学习、上学习班、补习班还有吃什么、穿什么的,为孩子设下了一个固定性的范围。这也许会造成孩子在心理上的压力,也会阻碍学习和成长过程。施老师说,今天父母的观念是,要让孩子跑在前头,孩子从小就要文武双全。
“父母不应拥有这种观念,因为这样会影响孩子之外,也会让他们感到学习过程中有压力。”“活这个世界是共处的,大家都生存在一个大环境,并不能认为‘我应该跑在你的前头’。父母不应该有这种观念,更不应该加在孩子身上。”
“其实幼儿的启蒙教育很简单,就是要自然。孩子毕竟是孩子,我们不能将孩子的学习提前(3岁将孩子送到幼稚园 )。父母要求完美的学习过程会让孩子感觉吃力,父母更是自讨苦吃。”
他建议,父母应该放心让孩子去做他们喜欢的事情,让他们接触更多自然环境,这样对学习更有帮助。“父母应让孩子在温馨的环境学习,并完全站在他们的立场来思考,顾及他们的感受。”有时候,父母应该换个角度来看待孩子的自律。有些孩子会跑去爬树、玩泥沙,这都是他们喜欢做的事情,他们并不是不会自律,只是这是他们的天性。何不让孩子自己来决定他们的‘自律’呢?
施老师给父母的9字真言:《慈不溺,严不暴,宽不纵》
“给我完美的童年吧!”
与其让孩子在压力中成长,不如让他们有个快乐、完美的童年!父母应该听听孩子的心声,他们所给的,是否是孩子所需要的。让孩子能够拥有快乐、难忘的童年十分简单,经施老师解释一番后,答案是:根据孩子的喜好让他们做喜欢的事,而且在成长过程中不给予压力。
玩,是孩子的天性,透过玩耍,他们才能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、成长。施老师认为,其实孩子的‘游戏’就是学习。小孩觉得玩耍和游戏其实是一种乐趣,他们在游戏时敞开心怀,可吸收新知。施老师认为,孩子爬树或是在泥巴堆中玩耍都是自然的成长,他们可在没有限制的环境中尽情释放自己,这也是他们在成长过程的童年回忆。
“这些孩子并不是没有纪律的,难道规规矩矩的坐着的孩子就是有纪律吗? 不如轻轻松松的让孩子学习,融入他们其中,同时寻找更多有趣的游戏给他们玩。”施老师说,其实纪律是没有定义的,如果能让孩子拥有更长久的孩子气是最好的,因为那只有做孩子的时候才有的。“孩子始终是孩子,何不让孩子拥有更长久的孩子气呢?才几岁的孩子就要像公主般,或是想康熙皇帝那样,你不觉得他很累吗?”
“我喜欢创意的学习!”
施老师说, 现在的教学界采用了错误的学习方法,整个学习环境已经为孩子制订一套学习法,如写一百遍的字就能让孩子牢牢记的所学习的字。父母可以透过创意的方法促进孩子的学习,如与孩子玩游戏和采用新鲜的教材。
施老师是个创意的人,也因这为幼童的启蒙教育而绞尽脑汁,创造了许多让人不可思议的教材,如:将玩卡加上精美和鲜艳的图案、为孩子设计属于自己的‘宝藏’和与孩子‘做交易’。施老师认为透过这些创意不枯乏的工具,才能吸引小孩的瞩目,他们都喜欢新鲜、创意而且有趣的东西。
“成人在孩子的学习中限制了孩子的创意,认为他们的答案是不能超越逻辑和标准,这难免让孩子在不能跨越更宽的思维。”他举例,“会看门的小狗在弯弯的小河旁边放风筝”、“雪人在打棒球”。这些句子都是有文法和附和依法的,可以让孩子感觉很有趣和好笑的。孩子学懂了后,孩子有形无形就会牢记在脑袋里了。
“小孩子是很有想象力的,在学习中是不应该限制他们的创意思维,而是更鼓励他们以不可思议的想法去创造答案。”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,父母和学校的老师并不以为然,认为“小狗是不会放风筝的” ,造成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矛盾,而这种矛盾就让孩子学不会了。父母和老师应该互相配合,让孩子能以这样创意的方式来学习。
“成人的思想是,“我是大人,我是对的,你要跟着我的想法去做” ,往往要孩子跟随着他们的意愿。这样就形成了不尊重孩子错误的观念,利用我们成人的意愿来限制孩子。”成人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,更不应该以打骂为工具,以为 “不打不成器” ,就能让孩子“服”你。他建议父母和老师,不将尊严建立在脸上,而是建立在孩子的心里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